螺桿塑化部件一般具有以下特點:
1、螺桿具有塑化和注射兩種功能
2、螺桿在塑化時,對制品不發生直接的聯系,僅僅作為預塑用。
3、螺桿在塑化和注射時,要發生軸向位移,而且同時螺桿處于時轉時停的工作狀態,因此螺桿的塑化過程具有非穩定性。
塑化螺桿依照其功能可分為四個區:
1、固體輸送區
此區段與進料漏斗相連結,塑料固體顆粒被緊密壓縮形成固體受到熔膠筒的剪切效應作用,除了使塑料溫度逐漸升高,而將塑料往前輸送。
2、融化延遲區
此區段為固體輸送區終點到融化池形成以前區域,其主要特征在固體床與熔膠筒表面會形成由熔膠所構成的薄膜層,薄膜層內熔膠受到熔膠筒黏滯力往前螺桿螺槽累積,此區末端所形成壓力很大足以使固體床變形,而堆積在前螺桿螺槽內漸形成融化池。
3、固熔區
此區段為融化延遲區終點到塑料完全融化止,此區又可分為兩部分來討論,一為塑化,而塑化主要來自于熔膠筒剪切效應作用,另一則是熔膠輸送,將熔膠輸送至融化池。
4、熔膠輸送區
當所有塑料完全融化即開始進入此區段,而結束于塑化螺桿最末端,保持熔膠均勻溫度及穩定熔融塑料之流量。
塑料塑化螺桿依照幾何外型區分三個區段:
1、進料區
此區段為固定螺桿螺溝之溝深,其功能為負責預熱與塑料固體輸送及推擠。必須保證塑料在進料段結束時開始熔融(也就是說要預熱到熔點)。
此區段長度分為結晶性(POM、PA‧‧等) >非結晶性(PS、PU、ABS等) > 熱敏性(PVC等)。 一般為:
非結晶性:約48~58%L……(AS、ABS、PS等)
結晶性:約48~58%L……(PA、POM、PE、PP、CA等)
加玻性:約45~55%L
2、壓縮區
此區段為漸縮螺桿螺溝牙深,其功能為塑料原料熔融、混煉、剪切壓縮與加壓排氣。塑料在此段會完全溶解,體積會縮小,所以壓縮程度的設計(壓縮比)很重要。
一般長度為:
非結晶性:約25~35%L……(AS、ABS、PS等)
結晶性:約22~32%L……(PA、POM、PE、PP、CA等)
加玻性:約28~40%L PVC :100%L
3、計量區
此區段為螺桿螺溝固定溝深,其主要功能混煉、熔膠輸送、計量之外,還必須提供足夠的壓力,保持熔膠均勻溫度及穩定熔融塑料之流量。
一般長度為:
非結晶性:約15~58%L……(AS、ABS、PS等)
結晶性:約48~58%L……(PA、POM、PE、PP、CA等)
加玻性:約45~55%L